澳门赛艇选手:见赛场高手 激发自身潜能
“这次比赛让我见到了来自各地的高手,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赛艇项目男子轻量级单人双桨决赛中结束比赛后,澳门队运动员朱铭琨一边触摸他的赛艇,一边感慨竞技对手的强大。虽然未能获得最佳成绩,但他的表现已经足够令人骄傲。
11月10日,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内气氛热烈,现场观众的呐喊声伴随着赛艇劈波斩浪。比赛中,上海队、广东队、辽宁队和澳门队的选手挥桨前行,展开激烈角逐。澳门队运动员朱铭琨虽处于非职业选手的身份,却凭着三个月的专注训练,最终以5分56秒23的成绩完成比赛,展现了顽强的实力。
记者了解到,朱铭琨自2018年接触赛艇后便深深热爱这项运动,此前也曾参与亚洲锦标赛。他表示,非职业运动员的身份让他需要争取更多时间进行训练,而为了此次比赛,他几乎将工作之外的全部时间用于备战。未来,他希望继续强化训练,争取参与更多的竞赛平台。
由于澳门本地的赛艇训练赛道仅有500米长度,朱铭琨平时的训练以起航技巧为主。为了适应全国运动会的1500米赛道条件,他需要前往香港或横琴进行更完整的训练,这也让他的准备过程显得更加艰难。
澳门赛艇队领队卢志辉对队员的表现表示满意。他提到,目前澳门赛艇运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没有职业运动员,此次比赛能够与高水平选手较量并稳定发挥,已然是一种突破。他认为,通过本次比赛,队员的比赛节奏掌握能力及心理适应力都有显著进步。
此外,卢志辉透露,与其他省队的交流互动给澳门队员带来了更多学习机会。部分省队甚至发出了合作训练的邀请,这种支持有助于澳门队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推动赛艇运动在澳门的发展。
卢志辉坦言,希望通过全国赛的平台,让更多当地人关注到赛艇这项运动。扩大公众认知,吸引新人参与,将为这项运动在澳门的推广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赛场的喧嚣渐渐远去,朱铭琨伫立在他的赛艇旁,细细打量这位陪伴他征战的“伙伴”。他告诉记者,赛艇需要打包运回澳门,但未来的路依然很长。他将用更加扎实的训练来准备接下来的挑战,并期待参与更多的比赛去实现突破。(完)



